相关企业代表介绍了标准化育苗、种植、管理、采收、包装、冷藏、运输等各个环节操作流程,并进行了现场展示。
屋角一个绿色的简易折叠靠椅,在无声地作证。直到现在,我依然觉得,父亲的离世,于我而言就像一场梦,我真的不愿意相信他就这么离开了。
沈世平的职称申报材料是何智勇指导得比较仔细的一个。根据班子分工,他负责高一年级学生的管理工作,包括每天早上维持早操秩序。作为家中的长子,他默默扛起了接送母亲的责任,从不懈怠,也从不耽误工作。学习成绩优异,特别是在数学方面,展现出了非常的天赋。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,何智勇跟他通电话不下四五十次。
所到之处,无不称赞备至。这是学校教师对何智勇的普遍评价。从昭通主城区通往昭通火车站的主干道原来拥堵不堪、灰尘满天,经过拆违整改、道路扩建、道路亮化,现扩展为一条双向8车道、灯火辉煌、快捷通畅的昭通大道。
城区道路绿化带通过花草、树木、步道、座凳、石头等各种巧妙配置,现已成为鸟语花香、曲径通幽的景观带,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9.7%。借助棚户区改造、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等国家政策红利,全市争取上级棚改补助资金21.78亿元、公租房补助资金2.21亿元,建成公租房48286套、廉租房25384套,发放租赁补贴34123户8121.66万元,有效改善了中低收入困难家庭和人群的住房需求。全市全力推进城市道路、园林绿化、供排水、供气、两污处理等项目建设,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4.42亿元,建成公园绿地、生产绿地、防护绿地、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4123.82公顷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十二五末的4.75平方米增至10平方米,建成区绿地率由14.39%增至31.33%,绿化覆盖率由19.66%增至36.67%,11个县(市、区)实现管道天然气通气全覆盖。省耕山水、碧桂园、乌蒙古镇、乌蒙水乡、金融中心、吾悦广场、苹果小镇、融创大山包旅游小镇等大型商业项目已建成投用或正在火热开发中
水富市邦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基地里,10多名村民正在采摘猕猴桃,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猕猴桃十分惹人喜爱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工作中,水富市在新寿村投入2000余万元,修建并硬化村组公路14.44公里、联户便道路23公里,实现了组组通公路、户户通便道路。
2012年向家坝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建成后,水富单设了邵女坪社区,重点开发旅游业,打造滨江旅游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昭通要按照大产业+新主体+新平台的思路,实施一二三产行动,推动六大高原特色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设施化、有机化、数字化发展,力争综合产值达1000亿元,形成一流绿色食品牌产业集群,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,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融合发展示范园,推动昭通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。产业覆盖全村72%的群众,通过土地流转、务工、分红等户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。在村委会旁边的一棵黄葛树下,五六个老年人正在下棋。
近年来,新寿村以党建强村、文化兴村、法治安村、产业富村、自治美村为工作思路,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工作。带领群众发展猕猴桃1150亩、黄桃43亩、食用菌36万袋,建成年出栏5万只肉兔基地一个。2020年被命名为云南省 美丽乡村。记者在新寿村采访的当天看到,水富市大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养兔场里,1万多只兔,每4只兔组成一家住在标准间里快乐成长。
瘦身后的新寿村,立足便捷的交通和独特的区位优势,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集体经济。再往上走,成片的黄桃林里,已经摘完了黄桃,有的村民还从冰箱里端出黄桃让记者品尝。
好些人家的房前屋后,建有鱼塘和花园,还有村民在钓鱼。江边是联排别墅、旅游天堂,盘山公路向山上延伸,成排的桂花树站在公路两边,1米左右高的竹编栅栏顺公路护着林地,幢幢楼房镶嵌在青山绿水间……让人分不清这里是城镇、农村,还是景区、庄园。
水富市扬帆菌业专业合作社里,灭菌区、菌包生产区、菌丝培养区、出菇区规范分布,一朵朵蘑菇散发出清香。村集体经济采用党支部+公司+龙头基地发展模式,年收入10余万元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49户,实现户户有安全住房。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忠华 毛利涛 文/图。采访手记城乡融合 人民幸福水富市作为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、港园城融合发展试验区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,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通过城乡融合、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,采取城市乡村联动的系统性、整体性和协同性战略,促进城乡资源、要素双向对称流动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兔子肥,菌子长,猕猴桃熟。
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,投入200余万元修建了水窖43口,实现户户通管网、人人有水喝。日前,记者从渝昆高速公路水富收费站下高速公路后,行车10多分钟就来到了水富市云富街道邵女坪社区和新寿村,看到眼前的美景,还以为自己来到了沿海大城市的郊区和景区。
近年来,昭通市委、市政府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,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,建成美丽村庄123个,1.18万个自然村达到一档八条标准,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邵女坪社区所在的区域,以前也是新寿村的辖区
再往上走,成片的黄桃林里,已经摘完了黄桃,有的村民还从冰箱里端出黄桃让记者品尝。瘦身后的新寿村,立足便捷的交通和独特的区位优势,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集体经济。
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49户,实现户户有安全住房。水富市邦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基地里,10多名村民正在采摘猕猴桃,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猕猴桃十分惹人喜爱。水富市扬帆菌业专业合作社里,灭菌区、菌包生产区、菌丝培养区、出菇区规范分布,一朵朵蘑菇散发出清香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昭通要按照大产业+新主体+新平台的思路,实施一二三产行动,推动六大高原特色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设施化、有机化、数字化发展,力争综合产值达1000亿元,形成一流绿色食品牌产业集群,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,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融合发展示范园,推动昭通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。
近年来,昭通市委、市政府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,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,建成美丽村庄123个,1.18万个自然村达到一档八条标准,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采访手记城乡融合 人民幸福水富市作为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、港园城融合发展试验区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,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通过城乡融合、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,采取城市乡村联动的系统性、整体性和协同性战略,促进城乡资源、要素双向对称流动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,投入200余万元修建了水窖43口,实现户户通管网、人人有水喝。村集体经济采用党支部+公司+龙头基地发展模式,年收入10余万元。
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忠华 毛利涛 文/图。兔子肥,菌子长,猕猴桃熟。
近年来,新寿村以党建强村、文化兴村、法治安村、产业富村、自治美村为工作思路,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工作。2020年被命名为云南省 美丽乡村。带领群众发展猕猴桃1150亩、黄桃43亩、食用菌36万袋,建成年出栏5万只肉兔基地一个。在村委会旁边的一棵黄葛树下,五六个老年人正在下棋。
2012年向家坝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建成后,水富单设了邵女坪社区,重点开发旅游业,打造滨江旅游。日前,记者从渝昆高速公路水富收费站下高速公路后,行车10多分钟就来到了水富市云富街道邵女坪社区和新寿村,看到眼前的美景,还以为自己来到了沿海大城市的郊区和景区。
记者在新寿村采访的当天看到,水富市大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养兔场里,1万多只兔,每4只兔组成一家住在标准间里快乐成长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工作中,水富市在新寿村投入2000余万元,修建并硬化村组公路14.44公里、联户便道路23公里,实现了组组通公路、户户通便道路。
江边是联排别墅、旅游天堂,盘山公路向山上延伸,成排的桂花树站在公路两边,1米左右高的竹编栅栏顺公路护着林地,幢幢楼房镶嵌在青山绿水间……让人分不清这里是城镇、农村,还是景区、庄园。产业覆盖全村72%的群众,通过土地流转、务工、分红等户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。